編程小白 問關(guān)于python當(dāng)中類的方法的參數(shù)問題
問題描述
代碼如下:
# -*- coding:gb2312 -*-class CarStore(object): def order(self,car_type):return Factory.select(car_type)class Factory(object): def select(car_type): #為什么這個地方的方法,沒有self參數(shù)也可以運行?if car_type == '索納塔': return Suonata()elif car_type == '名圖': return Mingtu()else: print('沒有您要的車型!')class Car(object): def move(self):print('車在移動...') def music(self):print('正在播放音樂...') def stop(self):print('車在停止...')class Suonata(Car): def __init__(self):print('索納塔')class Mingtu(Car): def __init__(self):print('名圖')car_store = CarStore()suonata = car_store.order('索納塔')#car.move()#car.music()#car.stop()suonata.move()
執(zhí)行結(jié)果:
這段代碼本身是沒有問題,可以執(zhí)行的。我的疑問是,為什么第七行代碼def select(car_type): 這個地方明明沒有self,也可以執(zhí)行?我記得我在學(xué)類的時候,被教育實例方法里面每個方法都必須加上一個self的參數(shù),這里居然沒有,然后我在這個地方加上了self反而出錯了,如下圖:
結(jié)果反而運行出錯:
為什么會這樣?
問題解答
回答1:你是不是用的python3?在python3中,如果成員函數(shù)不加self,則代表該函數(shù)是靜態(tài)成員函數(shù),可以直接使用“類名.函數(shù)名(參數(shù))”的形式直接調(diào)用。但是如果你加了self,則這個函數(shù)為類的成員函數(shù),在其他調(diào)用類中必須這樣調(diào)用:“類名.函數(shù)名(self,參數(shù))”,或者在調(diào)用類類中實現(xiàn)一個實例,“實例名.函數(shù)名(參數(shù))。
python3是上述這樣,我的測試,在python2中不是。
你在select函數(shù)中加了self,但是在 CarStore::order()中調(diào)用卻使用“類名.函數(shù)名(參數(shù))”的形式,所以不正確。你在CarStore::order()調(diào)用時改為“類名.函數(shù)名(self,參數(shù))”或者在CarStore::order()實現(xiàn)一個實例,使用“實例名.函數(shù)名(參數(shù))“這樣的形式試試。
昨晚看到的,太晚了,所以今天早上測試的。
回答2:self 不是魔法,改成什么名字都可以的
不一定非要 self
回答3:4 return Factory.select(self, car_type)回答4:
class Factory(object): def select(car_type):if car_type == '索納塔': return Suonata()elif car_type == '名圖': return Mingtu()else: print('沒有您要的車型!')
按這個寫法,select是對象方法,調(diào)用需要關(guān)聯(lián)一個實例Factory()。調(diào)用時對象實例是與第一個參數(shù)car_type綁定。這個參數(shù)名一般約定為self但是,不要求。
你需要明白以下兩種調(diào)用方式是不同的:
f = Factory()f.select(xxx)Factory.select(xxx)
第一種方式,用實例對象去調(diào)用,第一個參數(shù)car_type自動與實例對象f綁定;第二種方式,用類去調(diào)用,第一個參數(shù)(car_type)沒有綁定;你需要自己綁定才能不出錯——也就是你傳進去的car_type:Factory.selct(car_type)這行。
但是,當(dāng)你加上self后,這個函數(shù)有兩個參數(shù),但是你只綁定了car_type,也就是綁定到第一個參數(shù)self,第二個沒有值,必然就出錯了。
這里你要做的其實是將select實現(xiàn)成類方法:
class Factory(object): @classmethod def select(cls, car_type):if car_type == '索納塔': return Suonata()elif car_type == '名圖': return Mingtu()else: print('沒有您要的車型!')
那么,以Factory.select(car_type)調(diào)用時,cls自動綁定到Factory,而car_type則綁定到car_type。
以上,無論是self還是cls,都只是約定的名字而已,起作用的是Python的類-對象-方法模型。
建議可以看看《Python源碼剖析》,至少要理解@classmethod是怎么工作的,要不然是寫不好這類代碼的。
相關(guān)文章:
1. mysql - ubuntu開啟3306端口失敗,有什么辦法可以解決?2. typeof是啥意思3. java - NamedParameterJdbcTemplate 性能測試4. java - 如何讓maven優(yōu)先使用用戶setting.xml的配置?5. 這是什么情況???6. javascript - 這是什么插件能把能把cli里面的webpack打包信息格式化?7. javascript - h5頁面中特殊字符在某些安卓手機上亂碼(__??_-?? -----> __?-??)8. java - android 有沒有離線版的sdk文檔 不用聯(lián)網(wǎng)就可以本地查找的,提高查閱文檔的速度?9. Python的os.listdir在獲取文件列表時的順序問題10. windows-7 - Win7中Vmware Workstatoin與Xampp中Apache服務(wù)器端口沖突?
